今天,我们来聊聊价值观。你认为,对你来说什么是有价值的,是值得坚持的,什么又是最宝贵的呢?回答这个问题的过程也就是你价值观形成的过程。当然,问起来简单,回答起来却不容易...
今天,我们来聊聊价值观。
你认为,对你来说什么是有价值的,是值得坚持的,什么又是最宝贵的呢?回答这个问题的过程也就是你价值观形成的过程。当然,问起来简单,回答起来却不容易。
在这里,我们不是为了搞学术研究,因此,咱们重点聊聊影响我们生活方面的内容。
提到价值,无形中就会联想到了价格(没有跑题,请耐心读),生活中我们可能经常搞不清楚价值和价格的含义,觉得它们都“差不多”,也难怪,要不是考试,谁会吃饱了撑的去思考这些无聊的概念呢。它们有啥区别?价格是指一个标示的数字;而价值是通过价格这个显性的数字来体现的。显然,这二者之间具有一定的区别和联系。为了阐述它们,互联网上有人用到了经济学里的“效用”概念,我觉得很妙,在此也借用一下。效用是指“对于消费者通过消费或者享受闲暇使自己的需求、欲望等得到的满足的一个度量。概念是有些抽象,不太好理解,在这里我 举个例子:在你饥饿的时候吃面包,吃第一个面包,效用是100%,第二个效用可能就是60%,第三个的效用估计仅有10%了,第四个可能就是负数了。然而,面包的的价格是由市场供求关系所确定下来的,它不会随着你的饥饿被满足而会有所变化,但它的价值却会随着你饥饿感的满足程度而不断变化。“面包”所传递的这种需求满足就是我们广大群众日常生活中所认知的“面包的效用”。
如果说上面的例子是从使用度来讲的,那同样一件商品、一次服务、一次体验……对不同的个体来讲,其效用偏差也会相差非常大。比如,去听一场维也纳的交响音乐会,有的人陶醉其中,精神受到熏陶,觉得价值极高;而有的人则会无聊至极,听得昏昏欲睡,认为这音乐简直让人“生无可恋”。
这里我想要强调的就是,由于每个人心里对事物进行评判的标准不同,对效用的体验不同,所以追求不同。有的人一生都在苦苦地追求金钱,有的人为事业而奋不顾身(比如,我经常提到的《风筝》中的郑耀先同学~),有的人为了功名绞尽脑汁,也有人为了爱情丢下江山(爱新觉罗家族是典范)……
很多时候,我们会觉得活得压抑,活得不快乐,活得不洒脱……那我们是否问过自己:为什么我活得不快乐呢?其实就是因为“效用”不够。我们刚才聊的效用,它是完全通过主观感受来判定的。面对同样的一件事或物,怎么样转变我们的思维和想法,让它的效用变得更高,这就是讨论价值观意义之所在。
那如何才能修炼出正确的价值观呢?是什么在起作用呢?先举两个生活中的例子:
例1: 公司调薪,假如王五上调了5000,李四上调了3000,王五觉得很开心,可能会邀请女朋友好好地吃了一顿。又或者王五上调了5000,而李四上调了8000万,王五心里就很堵,憋屈得不行,好一段时间都不愿意多说话。可仔细分析一下:王五为什么不开心?是因为调5000太少了吗?显然不是——至少不是主因!王五开心或者憋屈的直接诱因不是因为自己的5000薪金调整幅度本身,而是因为别人薪金上调水平低于/超过了自己,让自己觉得“高人一等”或者“矮人一头”!
例2:阿Q工作两三年了,看见满大街的车子,觉得自己要是能有辆小车开开那该多幸福;等后来买了车,又觉得能有个60平米的小房子就会很幸福,再后来觉得太挤了,有个100平以上的才叫幸福。这个例子把阿Q追求幸福感的过程进行了展现——不断地有理想,然后不断地去追逐。对这种理想的追逐,本质上是内心欲望的一种体现,可见,内心欲望对主观感受有多么大的影响。当然,内心有欲望本身是正常的,只是它需要合理地管控,因为欲望是永无止境的,正所谓欲壑难填。
所以,想要淬炼出正确的价值观,必须在自己内心深处打造一个价值坐标轴,然后不断修炼以确保自己能客观地对待外部的影响和内心的欲望。案例1说明了外部影响这个因素,只要是自己觉得有价值的东西、对的东西,就不能被外界所影响——王五加薪了5000元,只要自己觉得是对自己工作的认可就好了,至于别人是高是低那是别人的造化(或许别人能力强/拍马屁/运气好/等,毋用考量);案例2则强调了内心欲望这个因素,就像上文提到的,人类的欲望是无止无休的——只要你敢放任。
就像上篇文章所提到的“经典”:“人类的痛苦是上帝给了他与他能力不相匹配的欲望。其实我们可以过得很幸福、很快乐,而那些让人觉得不快乐的日子,其实都是我们自己跟自己内心的欲望做斗争的过程,只是我们自己想要的太多而能力又达不到而已。其实,树立良好价值观的过程就是自我淬炼修心的一个过程,很痛苦但很值得,它能让我们客观地看待金钱、名利、得失乃至一切。”
所以,认真地回答自己一个问题:对我们来说,什么是最宝贵的?它是否值得我们用一生去坚守?
上一篇:处男是什么意思(处男是个什么梗)
下一篇:pu皮是什么皮(pu皮耐用吗)